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> 健康科普> 胃功能四项
导语:胃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器官,承担了主要的消化、分解、吸收工作,很多人因为不注重饮食健康,导致患上了胃病,这种时候就要加强注意,及时给胃做检查是很有必要的。
什么是胃功能四项检测?
胃功能四项检测是指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(PG Ⅰ)、胃蛋白酶原 Ⅱ(PG Ⅱ),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 Ⅱ的比值(PG Ⅰ /PG Ⅱ,PGR),胃泌素-17(G-17),幽门螺杆菌抗体(HP)四项指标来评估胃黏膜病变和消化功能。
人体的胃蛋白酶原可分为PGⅠ和PGⅡ两种亚型。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可反映胃酸水平、胃黏膜炎症的状况。
1、胃蛋白酶原
(1)PGI:
PGⅠ是检测胃的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标。
相关研究显示,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血清PGⅠ水平比慢性非萎缩性胃炎、胃溃疡、胃癌的PGⅠ水平低。
PGⅠ可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癌的标志物。由于我国胃癌主要好发于胃窦部,早期肿瘤破坏腺体范围较小,PGⅠ水平下降不明显,胃癌患者PGⅠ水平往往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。
胃溃疡患者PGⅠ水平明显升高;血清高PGⅠ水平是筛查消化性溃疡的可靠指标。
(2)PGⅡ
PGⅡ与胃底黏膜病变相关性高于胃窦部,PGⅡ的含量与胃溃疡、十二肠溃疡呈正相关。
有学者认为PGⅡ是预测胃癌发生风险的独立因素,高PGⅡ与低PGR(PGⅠ与PGⅡ的比值)被认为是筛查胃癌的可靠血清学指标。
有研究证实胃溃疡患者血清PGⅠ、PGⅡ水平均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升高,处于胃溃疡活动期的患者血清PGⅠ、PGⅡ表达水平高于处于瘢痕期患者。
2、PGR
PGR是PGⅠ与PGⅡ的比值
PGR 可对胃黏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进行间接反映,联合测定PGI和PGII,计算二者的比值(PGR)可起到胃底腺粘膜“血清学活检”的作用。
3、HP:幽门螺杆菌
幽门螺杆菌(HP) 是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,是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。
有研究表明,HP感染一直被普遍认为是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溃疡的一大病因,同时也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(MALT)淋巴瘤、胃癌的发生均有密切关系。
通过碳14(C14)、碳13(C13)吹气试验,对胃幽门螺旋杆菌检测,确定胃内有无幽门螺杆菌,有助于溃疡病、慢性胃炎、胃癌等疾病的早期筛查。
4、胃泌素-17
胃泌素-17是由胃窦幽门腺的G细胞和近端十二指肠黏膜细胞产生的肽类激素,其中80%~90%是G-17,具有促进壁细胞分泌胃酸、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作用。
有学者发现,在胃黏膜萎缩、异型增生、胃癌的进展过程中,G-17水平逐渐升高。
高胃泌素血症目前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,在胃部疾病筛查与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,但多与上面提到的胃蛋白酶原联合检测,提示疾病的发生部位和范围。
胃癌和胃常见疾病的筛查
1、胃癌早期及胃癌癌前病变的筛查。
2、幽门螺杆菌(Hp)感染筛查,据研究显示, 35%以上的胃癌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。
3、消化性溃疡的筛查个人胃黏膜功能的动态监测,胃蛋白酶原(PG)的分泌水平可以显示为黏膜的状态和功能,当胃粘膜发生病变时,血清中PG的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。
胃部相关疾病辅助诊断
萎缩性胃炎的诊断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普遍认为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,Hp检测结合PG分泌水平,不仅可以诊断是否有萎缩性胃炎,而且还能判断是否由幽门螺旋杆菌感引起的。
幽门螺杆菌(Hp)感染治疗效果的评价和消化性溃疡治愈的判定。
胃癌切除术后复发判定
胃癌切除术后PG分泌水平会趋于以稳定值,当胃癌复发时,PG分泌水平会出现异常波动。
该项目适用的高危人群
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;
男性,尤其是超过正常体重20-25公斤的男性;
年龄在35-80岁之间;
常吃加盐腌制蔬菜、烟熏肉或烟熏鱼等食物;
吸烟;
接受过胃部手术、胃息肉史;
家族肿瘤疾病、家族胃癌病;
恶性贫血;
长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烟尘、石棉和镍的环境。
胃功能四项检测是对胃癌进行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的首选筛查手段,它具有对人体无害、简便可靠及费用低廉的优点,能大范围地将正常人中的高危人群筛查出来,再进行胃镜检查。
版权所有:忻州泰康堂消化病医院
备案号:晋ICP备2021010094号-1
技术支持:龙采科技(山西)有限公司---百度山西地区营销
服务中心(山西百度推广、山西网站建设)